叶 榕
塘河边上,柑林丛中,稻花香里,那郁郁葱葱之处,便是温州人家。
【题记】潺潺塘河水,悠悠树榕心;谁知其中味,陌上垦荒人。
一、前言:温州榕树概述
榕树是亚热带高大乔木,性喜酸土,在湿润的气候下容易生长,浙南南部地区及江西以南的地区,如福建、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海南、台湾等地都有种植。瓯江以北除了温溪镇古榕群外,并不常见,雁荡山以北地区基本上没有榕树种植。温州是榕树植物圈的最北部,是榕树植物圈的东北大门。古榕是温州水乡有别于绍兴、苏州等江南水乡的一个重要标志之一。
榕树是温州乡土树种,在全市11县(市,区)包括海岛洞头都有分布,平原水网地带是榕树的主要分布区。在温瑞塘河流域,几乎每个村庄的村头路口都种有榕树。整个温州市100年以上榕树有1058株。温瑞塘河流域三区一市共有630株古榕,其中500年树龄以上的古榕36株,300-500年树龄的古榕80株。
温州人对榕树有着挥之不去的情结。仙岩镇仙南仙北村交界地六十多年前有一株千年大榕树,现今七、八十岁的老人都已经印象模糊,说不出什么大概,但2004年当地还是决在榕树原址兴建老人亭,要让大榕树古名长存。亭建成后,取名榕树名,其联云:“昔日千年古榕树伐逝古名依在,今朝百载凉亭重建佳境长存。”
温州原本是河道纵横的江南水乡,遍植榕树。清同治年间温州司马郭种岳,曾在《瓯江竹枝词》中写道:“榕树连街好纳凉,栲纱裁作夏衣裳,芭蕉叶大绿当户,丁冬花开红过墙”。近几十年来,由于市政建设的需要,填了很多河,但很多榕树还是舍不得砍掉被保留下来。在温州城乡,有不少榕树都非常奇怪地立在路中央,为执勤的民警撑起一把天然大伞,这些路中榕,就是填河造路以后留下来的。这些路中榕记录了温州的历史,也从侧面印证了温州人对榕树割舍不掉的喜爱。
在温州人眼里,榕树还是风水树。在温州的平原水网地带,几乎每个村的村头水口都有古榕。树高、叶茂、龄长,象征一村一族兴旺发达。
1985年温州评选市树,榕树以其坚忍不拔的勃勃生机而被选为温州市树,成为温州城市的象征,象征着温州和温州人的活力。
温州人喜欢在榕树下纳凉消暑,聚众散讲,榕树下的空间实际上是温州人的公共广场。温州人借着榕树发展出了独特的榕亭文化。
二、榕亭文化产生的背景
温瑞平原几乎完全是由东海的海侵海退活动形成的。在地质学上的第四纪间,温州一带经历了三次大海侵海退活动,特别是六、七千年前冰川后期的最大海侵,形成古海湾。当时温瑞平原是古海湾中的浅海滩涂,大罗山是浅海中岛屿。后海水渐退,古海湾为海潮所带的大量泥沙所淤积,形成了广阔浅海淤积滩涂。在南北朝时,现今大罗山周围的平原成为淤积过程中的湖泊和沼泽地,温瑞塘河就是一条泻湖,唐宋间温瑞塘河在原泻湖的基础上,经人工疏凿贯通。温瑞平原在此时期开发为大片盐地,后随海岸线东移,慢慢地开垦为农田。
温瑞平原一带实际上还是非常年轻的陆地,其形成不过是二千年左右的时间,开发发展的时间更短。根据瑞安县地方志文的相关资料,我们编制了一份温瑞塘河流域部分村庄的建村时间表。根据这份时间表,最早的是唐贞观年间,莘塍一带有人围涂垦殖,煎盐开荡。唐宋之间,在塘河流域建村比较少。宋时,特别是南渡后,大量的福建移民进入温州,在塘河流域建村居住,宋朝移民建村大都在山上或山岙地带,比如梓岙乡;或者在水利工程边上,瑞安安阳镇东山办事处的埭头村,龙湾海城街道的埭头村都是宋时因埭而建,以埭而名的。温瑞平原上的大部分村落都是元明时期所建,元明时建村就深入到平原水网的中心地带。
概括地来说,温瑞塘河流域的开发开始于唐朝,宋时福建移民在温瑞塘河流域的山上或者山岙地带建了不少村庄。元明之间,大量的福建移民,来到这片年轻的土地上,在平原水网地带建立村落,围垦海涂,兴修水利,发展渔盐农耕,温瑞平原渐渐发展繁荣起来。移民开发,聚族而居是温瑞平原村落的一大特色。
三、榕亭文化的起源
榕亭文化就是在温瑞平原塘河流域的平原水网地带,由开发温瑞平原的先民们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
温瑞平原是淤积冲积平原,地貌特征基本类似,一眼望去,都是平坦的陆地,且水网密集,交通工具基本就是舟,行人不容易辨识方位;当时移民条件艰苦,所居房屋也很简陋,甚至于住草棚,要让行人发现并辨别自已居住的地方,特别是夜间辩认就更不容易。为易于辨识,比较好的选择就是在自已居住的地方的河边种植高大的树木,比如樟树、榕树、枫树等等,这些树木起着类似于地标的作用。
以树作为地标在温州这样的水乡是常见的,这可以从一些地方的传说中得到印证。三垟吕家岸村的樟树和枫树组合,就是有名的航标树。关于这对航标树还有一个优美的传说,据说在三垟水网地带夜间航船难辨方向,不少船只往往围绕小岛打圈圈,耽误了不少功夫。一对年迈夫妻就长夜站在半岛上为夜航人指路,后来这对夫妻便变为树,男的变为樟树,女的变为枫树。樟树和枫树一直站在河边为过路船只指明方向[3]。这个传说指明了樟树和枫树都是用来指明方位的地标。
温瑞塘河上有许多水中榕。所谓水中榕就是在四面不靠岸的水墩上种植榕树,这些墩称风水墩,这些树称风水树。这些风水树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地标。最有名的就是三垟张严冯村水莲宫的水中榕。当地传说天上有个小姐叫张倪凤,住在银河边,后来带着菱角种子嫁到三垟,张小姐就是以这棵榕树作“天梯”下凡的,后来因为张小姐为村里发展经济作出重要贡献,她住的村就因此命名张严冯村。这个传说我们已经很难考证其真实背景,这棵榕树的所谓“天梯”功能其实很像榕树的航标功能。这个传说在金城国先生的文章中有记载,我们在当地调查时,也听到类似的说法。像这样的水中榕,在温瑞塘河七十里主河道及支流中有不少,这些水中榕起着河道航标的作用。
在温州,作为地标的树种比较多的是樟树、榕树、枫树。榕树因为树高冠大,容易种植,生长也比较快,很容易被选来作为地标,来指示自已居住的地方。
根据《永嘉县志》所述:“榕,闽产也,好生水边,一枝干纠结相附,辄连理,东山下有五连理树,人不以为瑞也,自瓯郡以南随便有之[4]。”温瑞塘河流域的移民大部分来自福建,可以推测,温州平原水网地带的榕树就是由福建移民从福建带来温州,植到自已居住地方的河边。
如果说高大的樟树在指示地标方面的能力与榕树不相上下的话,樟树在成荫方面就远远不及榕树。温州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润湿性气候,平原水网地带气候尤其潮湿闷热,纳凉消暑是田间劳作之余的需要,因此榕树的成荫能力便在塘河流域一带大放异彩,樟树、枫树便渐渐被淘汰出局。在平原水网地带,在温瑞塘河流域,榕树便取得了绝对的优势地位,以榕树为中心的榕荫广场便渐渐发展起来。
对于这些在涂园中开疆拓土的先民而言,河埠可能是他们建造的第一个公共建筑,也是他们对外交流的第一个窗口。对于塘河水乡而言,当时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船,无论运载肥料,出海打渔,还是购物远行都要用船,河埠是这些新开发的村落对外交流的窗口,也是这些村落最初的贸易市场。把榕树和河埠连在一起,把作为地标的榕树、成荫的榕树和交通设施的河埠,贸易市场的河埠结合在一起,是那么的自然,也是天合之作。
榕荫河埠是榕荫广场的最初形态,也是榕亭文化的起源。榕亭文化就盈育在榕荫河埠之中。
四、榕荫广场
榕树属于桑科的常绿大乔木,有成荫不成材之名。在所有的树种中,榕树枝叶伸展空间最大,是成荫的最好树种。在孟加拉国的热带雨林中,生长着一种大榕树,郁郁葱葱,蔚然成林;从它树枝上向下生长的垂挂“气根”,多达4千余条,柱根相连,柱枝相托,枝叶扩展,形成遮天蔽日的奇观;巨大的树冠投影面积竟达1万平方米之多,曾容纳一支几千人的军队在树下躲避骄阳。在我国广东新会县环城乡的天马河边,也有一株古榕树,树冠覆盖面积约15亩,可让数百人在树下乘凉。榕树巨大的冠盖,撑起一片荫凉的空间,这个空间我们称之为榕荫广场。榕树边上往往会有些人工建筑,与榕树互为一体,因着这些建筑不同,榕荫广场的形态也会有所不同。根据这些建筑的类别,我们把温州的榕荫广场进行分类。榕荫广场大体上可以分为榕荫河埠(榕荫渡口),榕荫小桥,榕荫戏台,榕荫亭榭,榕荫道坦等五类。
1. 榕荫河埠
在河埠头种上一棵榕树,假以时日,便形成榕荫河埠。榕荫河埠是温瑞平原村落最初对外交流的窗口,是温瑞平原乡村最初的交易市场,是温瑞平原交通的基本设施,也是温瑞平原开发建设者的最初的公共生活场所。
榕荫渡口也可以看作是榕荫河埠的一个特例。当沿河两岸乡村经济得到一定发展,人口兴旺起来,两岸之间的往来成为经常性需要时,渡口便出现了。塘河两岸在历史上有很多的渡口,可惜现在基本上都不存在,我们已经难以找到榕荫渡口啦,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在瓯江上找到几个榕荫渡口,在历史的文献中见到过对榕荫渡口的描述。
安澜渡口是现在可以看到的为数不多的榕荫渡口。这个榕荫渡口是瓯江北岸进入温州的重要路线,是温州对外的交通窗口;望江一带的榕树下是天然的交易市场,永嘉的山货水果就是运到安澜渡,就在榕树底下这一带交易叫卖的,现在望江路还有不少瓯北的流动水果商贩。在榕荫渡口基础上,望江亭一带的榕树下,逐渐发展出了温州非常有人气的望江榕亭广场。
宋朝有个叫赵希迈的乐清人,写过一首有关榕荫渡口的诗,可以让我们一窥榕荫渡口的情况,诗的题目叫梧梅渡。
郁郁栖风枝,青青止渴林。
两树交江濆,敷为十亩荫。
朱光烁万宇,唤渡人烦襟。
一憩爽乌匼,方知树德心。
嘉哉建安子,繁衍征在今。
这个梧梅渡应该在今灵江镇梧梅周村边上一个叫江苏村的地方,附近有一座徒门。这条江叫横阳支江,是鳌江的一条支流,鳌江的潮水可以通过这里,一直涨到灵溪。据梧梅周村一位七十多岁周姓老人说,很早很早以前这个地方是有棵大榕树的,只听说过,但没有见过,但渡口直到1962年因为横阳支江改道而停航,改道后的横阳支江,已经成为内河,没有潮起潮落,老江和新江的河道正是在渡口这个地方交错。不知是不是因为没有了榕树的缘故,这个千年的古渡口竟然没有聚集起人气,周围仍然都是农田。千年榕树的古名,只在周边居民中代代相传。
2.榕荫小桥
榕树的树荫几乎遮住整个桥面,桥的两边砌上栏杆,栏杆边放置条石长凳,凳的长度与桥的长度几乎相同,村里的老老少少们就坐在这里议论起村里大大小小事情,这是乡村经常可以见到的场面。这里的桥面就是村里公共活动场所,这样的公共活动场所就是榕荫小桥。
根据民国《瑞安县志(稿)》记载,以榕树命名的桥梁有两座,一座榕树桥是在莘塍大典学,长一丈阔六尺;另一座榕树桥在梅头城内董宅巷。《永嘉县志》也记载了一条以榕树命名的榕树桥,在八都下埠,就是今天浦州下埠这个地方。今天三座榕树桥都不复存在。
3.榕荫亭榭
⑴茶山镇洞桥头的榕荫路亭
大罗山山脚的茶山是个老镇,有15株百年以上古榕。卧龙溪边有4株老榕树,或立桥边或立埠头,或者既在桥边也在埠头,很有特色,卧龙溪花园路河边有棵八百年的老榕树,位于洞桥头,老榕树枝繁叶茂,华盖直径有五十余步,树荫下建有二亭,曰观梅亭、龙溪亭。观梅亭亭联曰:“府首朝觐五美禅门圣地,凝眸远瞩四壁果木环障。”茶山盛产杨梅,在此亭远眺可观远处山上杨梅树,故亭名观梅亭,卧龙溪边古树名木郁郁葱葱,故有凝眸远瞩果木环障之说,洞桥头不远处,即是五美园,园中实际寺声名远播,故有府首朝觐五美禅门圣地之说。卧龙溪洞桥头的榕荫桥亭景色秀美,是附近居民纳凉的好去处,是当地公共活动的场所。
象这样在大榕树树荫处盖路亭或者建一条沿河的长廊,在温州是非常常见的景观,这便是榕荫亭榭。
⑵榕亭残雪
平阳县萧江镇萧家渡老陡门系宋时所筑。从徒门外坐船可以到达平阳鳌江,从徒门内坐船可以到达苍南灵溪,徒门边有株450年的老榕树,河埠就在榕树下。清代学者俞曲园曾在这株老榕树下的埠头坐船到灵溪,并为此写下了一首诗,诗的名字叫《壬申春自杭州至福宁杂诗》。萧江的河道已经改建,原先的河道已经填埋成水泥路,宋时老徒门的遗址处,由石板铺成路面以示纪念。450年的老榕树还依然生机勃勃,树荫下建有二亭如兄弟相亲。寒冬雪残,风光独特。称之为榕亭残雪,为萧江八景之一。
4. 榕荫戏台
利用古榕搭建戏台,在温州也是很常见的,一方面是因为榕树下一般而言是乡村的公共活动中心,另一种利用古榕浓密的枝叶可以遮风档阳的特点。这便是榕荫戏台。榕荫戏台介于临时搭建的露天戏台和室内戏台之间。
茶山洞桥头的古榕树,其实也就是茶山地方的社树,社戏就是就是在这榕树下搭台做的;张严凤村的水莲宫水中榕也是古戏台;吕家岸樟枫地标树之间也搭建了戏台;这些戏台在当地有名的古戏台。
瓯海梧田、南白象、茶山、三垟四个乡镇,400余年树龄的榕、樟、枫等古树有60多棵,近几年,有20多棵古树旁建有戏台,逢年过节,郁郁古树映衬着戏台上的歌舞,成为一景。榕荫戏台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榕树下作为温州公共活动广场的地位。
5. 榕荫道坦
青田县的温溪镇原属温州,现归青田,温溪在文化上受温州影响比较深,通行温州话。温溪码头一带江边有二十来株古榕树群,树龄皆在250年以上,其密实程度全国罕见,类似于安澜码头望江路一带的榕树群,温州望江路的榕树群才4株,温溪有20来株。温溪的榕树群并非是景观树,也不是行道树,而是附近居民公共活动的广场,这点跟温州非常类似。温溪人在榕树下修建道坦,作为附近村民的公共活动的场所,这些道坦是民间集资修建的,道坦边上一般立碑为出资人留名。道坦用栏杆围起来,放置石凳,附近居民坐在道坦的凳子上,聊聊家常,吹吹牛皮,看看瓯江往来船只。我们把温溪的榕荫广场另立一类,称之为榕荫道坦。榕道坦这种形态,在温州比较偏僻的乡村也有见到的,但以温溪最为典型。温溪古榕群的榕荫广场有三种类型,一是榕荫埠头,由温溪埠和埠头的榕树构成;,二是榕荫道坦,数量比较多;三是榕荫凉亭,榕荫凉亭是在榕荫道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6.榕亭广场
温州这边的榕树一般都是种在河边的,现在有些地方在榕荫亭榭的基础上,借鉴城市广场建设的经验和园林化的手段,索性把河流填埋,配上一些公共设置,种上花花草草,以扩大榕荫广场的空间,美化乡村环境,一般乡村称为街心公园,我们把这种形态称之为榕亭广场。榕亭广场跟榕荫亭榭相比,规模格局更大,配套的设施更多些。
五、榕荫广场功能特点
一、榕荫广场的功能
1。标志功能。
榕树曾经是温州移民村落的地标。榕树边上有人家是温州水乡的一大特色。温瑞塘河两岸,柑林丛中,稻花香里,郁郁郁葱葱之处,就是我们温州移民的家。榕树的标志功能,实际反映了塘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和移民历史渊源。榕荫广场是温州公共活动广场,标志着乡村社区建设的起步。
2。风水功能。
榕树是温州风水树,寄托着温州人的理想和希望。瑞安上望镇南隅村,是非常年轻的村落,清朝咸丰年间,莘塍上马林姓祖迁建这里。这里是涂园地带,边上除一个北隅村外,四面都是一望无边的涂园,1959年南隅村民在村头村尾郑重种下风水榕树,希望家族人丁能招财进村。而今,46年树龄的榕树在风雨中一直守望着南隅村。在涂园穿行,远远就可以看见村里的榕树,如果真有财神路过这里的话,一定会被这二棵树吸引到村里去的。所以说任何一棵老榕树,都寄托了我们先人的希望和理想。潺潺塘河水,悠悠树德心,谁知其中味,陌上垦荒人。
3。休憩功能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榕树为人们撑开凉爽的空间,是温州人喜爱的公共活动场所。闲聊,散讲,读报,听广播,下棋,听道情,听鼓词,看戏,再加上现在看电视节目,是榕荫广场公共活动的主要内容,榕荫广场对本土的文化产业的普及发展也起着推动作用。
榕荫广场的初始形态是榕荫河埠,榕荫河埠与贸易市场往往是连在一起的。有人气的地方便有市场,有贸易,有商业,有交换,榕荫广场开初一般设在村头街口,后来都发展成为乡村的中心地带,即便是现在,在很多乡村的菜市场都设在榕树下。榕荫广场对促进乡村经济的互换交流是有作用的。
4。交流功能
榕荫广场是乡村信息交流的中心,乡村内部的消息通过榕荫广场传播,外来消息,也是通过榕荫广场进行扩散。
榕荫广场的边上一般设有一个消息栏,比较土的做法就是将写有消息的纸条直接挂在榕树上,比较好的是在路亭的壁上专门留出一个地方张贴广告消息,有的地方是专门做个广告消息栏用来张贴广告消息。
在榕荫广场所看到的比较多的信息,有招工招商信息,老人协会财务通报,村长选举公告,寻人启事,讣告等。报纸栏在农村不大普遍,城市还有用来作文化张贴的。
5。公共服务功能
榕荫广场的发展也推动了城市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
自农业施肥普遍用化肥后,茅坑在乡村已经不多见,代之以公共厕所,但公共厕所数量较之茅坑大为减少,一般村里的公共厕所就在榕荫广场边。到榕树边上找厕所是正确选择。
用于健身服务的公共设施也在荫榕广场周边得到推广场;很多榕荫广场也添加了磁卡电话这样的设施。
6。伏茶供应服务
谈及榕亭广场的服务设施,不能不谈伏茶供应,所以把伏茶供应从公共服务功能中剥离出来,另列一条。三伏天喝伏茶是温州民间的传统习俗。时间一般自入夏始,借用行人必经之地的茶亭、路亭或榕树下结棚为舍,烧水泡茶,盛之于缸钵,行人经此,都可自行倒茶饮用,不必花钱,直至秋后天气转凉为止。施茶会成员均为义务劳动,经费由募捐集资解决,收付茶资数目,均张榜公布,请众监督。
乾隆《瑞安县志》记载岑岐亭的来历:岑岐亭在帆游乡,地当孔道,四望旷野,风潇雨晦之际,行人苦无停足,义民戈子信、广福寺僧长文募建,并施茶水,往来称便。可见民间早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便有民间的施茶行为。
不少社区或者老协购置专门的设备,在榕荫广场设点供应伏茶,其中以西城路双榕亭的供应规模最大。
二、榕荫广场的结构特点
1。榕荫广场的开放性结构。
榕荫广场的人工建筑,无论是河埠、小桥、道坦还是亭榭、戏台具有开放性的特点,适合温州湿润闷热的气候,无论榕树下还是人工建筑,均通风性良好,光线充足;榕荫广场一般还处在交通的要冲地带,与外界紧密相关;而无论是宗教的庙宇,宗族的祠堂都是封闭性的建筑。
榕荫广场的开放性,以及把自已的公共活动场所放在与外界关联的村头路口,而不是自已活动的内部,是榕荫广场的重要特点。这个特点势必影响了温州人的精神气质和榕亭文化的文化特质,致使榕亭文化显示出很强的开拓进取性,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有待以后进一步展开。
2。榕荫广场的中心性。
榕荫广场从结构性来说,是以榕树为中心的,即便是榕亭广场这样的结构看起来有双中心结构,在构造上也是依树建亭,榕树下才是活动的中心地带。
瑞安玉海楼边上有个湖滨公园,公园里有一株150年树龄的老榕树,建有二方亭子,靠近玉海楼的河边,建有一条长廊,整个公园实际上就是以园林手法建造的榕亭广场,整个公园的中心就在这株榕树下,人气最旺处就是榕树下,榕荫广场的强烈的中心性对温州人的心灵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六、榕亭文化的形成
随着涂园的开发、财富的积累、道路的建设,专门的渡口、桥梁便慢慢出现,休闲的时间多了,生活的要求提高了,精神生活更讲究了,更多的公共活动场所便产生了,于是,榕荫渡口、榕荫小桥、榕荫亭台、榕荫戏台,便发展起来。其中路亭引入到温州人的公共生活中具有特别的意义,对于榕亭文化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无论是河埠也好,渡口也好,小桥也好,其主要功能是交通,提供人们休闲交流的功能是“兼职”的,也是不稳定的,会随着道路交通的发展而改变的,而路亭是专门供人休息交流用的建筑物,是专职的公共建筑,作为公共生活的职能是稳定的。路亭在温州乡村大规模用作公共活动的场所,标志着温州公共活动广场形态基本稳定下来,并形成自已的特色。榕荫路亭是榕荫文化稳定的典型代表,我们把依托榕树而发展起来的文化称之为榕亭文化。
温州早在晋时就开始造亭,古亭以石木结构为多,民国以后大都是砖木亭,49年后建的亭大都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据《瑞安市志》一份资料,1946年,瑞安市全境共有路亭233座,共中建于宋代的6座,明代的7座,民国的74座,1962年,全境有243座。至少到民国,路亭在温州乡村是非常普遍的公共建筑。按照1946年统计资料,建于清代的路亭有146座,用这个数字来估计,清朝时,路亭在温瑞平原一带应该是比较普及的,已经在乡村公共生活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按现有的资料统计,瑞安目前有200年以上的老榕树54株,加上划归瓯海的丽岙、仙岩24株,一共是78株。也就是说在清朝末年,100岁以上的老榕树在瑞安市至少有78株。加上自然死亡,因乡村道路建设砍掉的和1958年被破坏掉的(1958年以前仙岩镇穗丰有老榕树十株以上,58年被砍掉只剩一株,破坏数量是非常大的),大榕树的数量应该远超当时路亭的数量。
可以推测,到了清代,温瑞平原这一带水乡的榕荫路亭应该已经不是个别现象。
依老榕树而建亭,把亭和树溶为一体,把树和亭构成的空间作为公共场所来处理,是平原水乡的特色,是温州移民的创造。榕亭广场是我们温州的公共广场。温州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冬无严寒,气候温和,但湿度比较大,榕亭广场浓荫蔽日,开放通风式的结构,无惧于冬天的寒冷,又可避开夏日的闷湿,既可以遮风挡雨,又可以享受秋天的爽朗。榕亭广场凝聚了温州人的智慧,反映了温州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表达了温州人特有的审美观念,是温州非常有特色的典型建筑。
就像四合院对北京人的影响,罗马广场对罗马人的影响一样,榕亭广场对温州的的性格和气质有着重要的影响。就像四合院可以代表北京文化,榕亭文化有理由可以代表温州文化。
榕亭文化主要是由移民(主要是福建移民)自宋以来,特别自元明以来,在平原水网地带垦荒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是我们温州人自已的特有的文化。
七、榕亭文化的发展
榕亭文化与以溪山为背景发展起来的耕读文化有着不同的特质。耕读文化主要以楠溪江的溪山为背景而发展起来的耕读文化为代表。耕读文化有士大夫隐居山林晴耕雨读修身养性的意思,而榕亭文化是移民扎根新大陆开疆拓土,建设家园发展起来;耕读文化一般比较注重二个问题,一是聚亲睦族,二是科甲连登。而榕亭文化具有相当不同的源渊与理想,榕亭文化与经贸文化关系密切,关注的是社区的建设问题。耕读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是士大夫的文化,而榕亭文化则是垦荒者的文化。
温州民间有三股重要的力量,一股是宗教力量,温州是南蛮之地,素有敬鬼神偶像崇拜的传统,本无宗也无教,佛道两教利用并改造了这个传统,使之为宗教服务,在温州非常有影响。在温州,几乎是每个自然村都有与此依托的宫或殿或庙,宫殿庙宇是温州的一大公共活动场所;另一股力量就是宗族,温州是个移民社会,大部分人来自福建,如果认祖归宗的话,大部分都来自中原地带,温州的宗族可以看作是中原文化对温州的影响,宗族一般以祠堂作为依托,祠堂也是温州乡村的一大公共活动场所。再有一般力量就是社区力量,是地方发展自然形成的,一般以榕树为中心,以路亭为依托,榕亭广场是温州公共活动的中心。
与耕读文化得以发展的溪山背景相比较,平原水网地带的乡村环境更具有开放性,溪山环境相对比较封闭。塘河流域的乡村不同姓氏的迁移和杂居现象比之溪山一带要更加突出一些。随着塘河流域的开发发展,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加,单纯以宗族作为乡村建设的凝聚力量就显得不够,需要一种超越了宗族之外的社区力量的兴盛,来凝聚不同姓氏之间的力量,来调和不同姓氏之间的矛盾。而宗教本身并不割裂族群,是社区建设力量的一部份,但宗教本身对于社区建设并不关心,而且不同的宗教信仰之间也需要一种超越于偶像之外的力量来调和。社区建设力量得以兴起,是合乎平原水密地带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以榕亭为中心的社区便超越宗族,超越宗教力量而发展起来。
榕亭文化在塘河流域的平原水网地带得到发展并不是偶然的,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后来的市场力量在塘河流域勃兴,改变了整个温州的面貌,也不是偶然的,是因应塘河流域社会发展的需求,与以榕亭为中心的社区力量的发展也有关联。
七十年代以后,温州路亭逐渐改造成为老人亭,以路亭为依托组织老人协会。宗教在温州许多乡村是自治组织,并不受外来的宗教织织领导和管理,宗教的管理和路亭的老人协会很多情况下实际上是一班人马,两套牌子而已。温州现在的老人协会既是村里的公益活动的组织者,也是村产活动的管理者,老人协会拥有部分集体地产和商店的支配权,甚至村里矿产的收费权归老人协会、搬运服务由老人协会垄断,当然,造桥修路等公益事业也由老人协会牵头;村里的老人的零化钱,福利社会保障也由老人协会负责。以榕亭为中心的社区建设力量,通过老人协会这种形式,为社会发展进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榕亭广场本身的发展起源于河埠,跟乡村的市场是联在一起的,榕亭文化跟经贸文化联系紧密,带有很深的经贸文化烙印。温州水乡,很多村落是以河埠为依托发展起来的,新桥的千年榕树王,在七十年代河道改造前,就立在河埠边,树下可以同时停一百多只船,新桥的商业老街就紧靠河埠榕树。这榕树下曾经是非常繁荣的商埠,来自上河乡的产品就是通过这里的市场,转向其方地方;其他地方的商品就是通过这里转往上河乡。新桥的榕树王见证了新桥商业老街曾经的繁华。
塘河流域的开发发展,产生并推动着榕亭文化的发展,同样,榕亭文化的发展,也推动了塘河流域乡村社区的发展,榕亭文化是塘河流域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注:此文写于2006年初,是《榕亭文起源发展形成考察报告》课题的简略版,内容与《温州的榕亭文化》基本一致,只是标题有所侧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