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榕
榕亭文化是温州乡土文化,是温州先民在开发塘河流域而发展起来的文化,是温州文化的“原生态”。但长期以来,这种文化一直不为人所知,也没有得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开发。自我2003年提出榕亭文化的概念以来,这种“原生态”的温州文化才开始被人所了解,才开始被人所谈论,引起很多温州人的共鸣和重视。虽然这种“原生态”的温州文化的开发还刚刚起步,但万里的长征已经走出他的第一个阶段,而认知榕亭文化的第一个脚印就落在温州网。
大概在2003年初,有一次到平阳,朋友带我去平阳一中。从城里到南门外,走的是石头铺就的解放坡;出了古色古香解放门,就是宁静的小山村;走着走着,就看到路边有一颗历经沧桑的古树(不知是不是老榕树?下次有机会去证实一下);依树而建的是一个简易的路亭,村里的老人在悠然地谈天说地。此情此景,在温州非常普遍,但看在我眼里却是有些感动。
我是个土生土长的温州人,打小就在榕树边老人亭里混大的,但是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外地,也正因为如此,所以许多温州人日以为常的现象我可能会有种特别的感觉。榕树和老人亭在温州城市和乡村都非常普遍,没有什么特别,榕下亭边的“散讲”是温州人生活的一部分,也没有什么特别,但在我看来却很“温州”。
平阳之行后不久就在温州网的社区论坛上发表了《温州文化的象征–树亭文化》一贴,这是第一次有人对温州这种“原生态”文化进行命名,并呼吁重视这种文化形态。这也是认知榕亭文化的第一个脚印,这个脚印就落在温州网。
这个脚印现在还清晰可见,搜索一下温州网的社区论坛就可以找到这个贴子。发贴的时间是2003年1月16日。贴子一发表,就有不同的意见,特别是独钓鱼台兄的评论最有见地。独钓兄认为树荫现象是江南普遍的现象,用来表述温州文化不够确切。因为没有突出榕树在温州的地位,也就没有突出温州文化乡土特征。一年后我修改了有关表述,突出了榕树这个温州最重要的乡土树种,以“榕亭文化”概念取代“树亭文化”概念。“榕亭文化”这个概念正式被提出来,用来描述温州这种独特的“原生态”文化。
2004年2月19日在温州网的社区论坛上发表了《榕亭景观及榕亭文化--温州文化的象征》一贴,当时正值温州网组织讨论“温州特色的城市建设”的专题,我在文中提出:榕亭景观是温州独特的景观;榕亭广场是最具有温州特色的广场;榕亭文化是温州文化的象征;应开发榕树资源,建设榕亭广场。
很多网友参与了有关榕亭文化的讨论,以鼓励肯为多。这使我相信榕树是颇能打动温州人心灵的一个话题,于是就把网上有关榕亭文化讨论的内容整理一下,写了篇文章,题目是《榕亭景观榕亭广场 榕亭文化》,向即将召开的第二届温州学研讨会投了稿,被收录在会议论文集中,题目改为《榕亭文化初探》。
这次的网络讨论及整理的文章显然产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这里要特别提一下沈克成先生的提案。新桥镇会昌河水上公园有一棵千年老榕,这棵老榕可能是温州现存最老的古榕,边上现在建有一个小亭,这个小亭就是沈克成先生在2004年的时候建议做的。沈先生做了一个政协提案《建议在新桥街道规划建设具有温州地方特色的榕亭景观》,被瓯海区政府采纳而后建了这个小亭。
过了一段时间,温州网的简尔给我打电话,说是有人对我提出的榕亭文化感兴趣,想让我帮着做点事。原来是温瑞塘河指挥部组织了塘河历史文化研究课题,经沈克成先生推荐,他们把榕亭文化作为塘河历史文化课题之一,建议由我来作这个课题,他们通过温州网找到我。沈先生有个网站,收录有大量温州历史文化资料,这个网站就是以大榕树命名的,可见沈先生对榕树是很有感情的。我跟沈先生并不相识,与塘河指挥部也没有任何渊源,而且也没有研究塘河历史文化相关的背景。有关榕亭文化资料,不过就是我在网络中几次讨论及在基础上写的一篇文章,知道的人其实并不多,所以当他们当时找到我时,我既感到意外,也感到相当的温暖。
我借着这次课题的机会,骑着自行车,几乎跑遍了鹿城、龙湾、瓯海、瑞安、平阳、永嘉等地的平原地带及青田的温溪镇,无数次的听着老人们讲述榕树的故事。榕树几乎就是塘河流域的先民开疆拓土建设自已家园所设立第一个地标。每棵饱经沧桑的老榕树,几乎都记载着一个家族移民的历史,记载着先民开垦塘河流域的历史,也记载着塘河流域乡村发展的历史,同时也寄托先民对未来的希望。正是先民们艰苦和努力,滋润着这片土地,榕亭文化就是这些先民的文化遗产。正是这些文化因素的累积,才使得温州这片土地在最近几十年间大放光彩。我把这次调查走访内容以《关于榕亭文化起源、形成和发展的考察报告》作了总结。市政协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辑《温瑞塘河文化史料专辑》以《榕亭文化》为名收录了这次调查考察报告。
就象北京文化以四合院为象征,罗马文化以城市广场为象征一样,榕亭文化就是温州文化的象征。榕亭文化是温州文化的“原生态”。
榕亭文化在温州网社区首次提出,并渐渐被许多人所了解,引起学者和温州政府部门的关注,温州网在其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我要向那些认识的或者不认识的网友致以十分的感谢,他们的参与鼓励了我的工作;也要向沈克成先生等这些关心温州传统文化的学者和塘河指挥部致以十分的感谢,感谢他们为我提供了调研榕亭文化的机会。也要向温州网表示我的感激,感谢温州网为大家提供很好交流平台。
注:温州网成立十年,说要搞个温网十年的征文,夜雨潇湘来电话,要我写点跟温州网的社区论坛相关的东西,就写了这些文字,来回顾一下认知榕亭文化的最初岁月,也感谢许多人的鼓励和帮助。
烽火年代,青春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