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瑞塘河历史文化研究课题结题
2006年01月27日 15:14:00来源:温州网-温州日报
作为温州的母亲河,温瑞塘河衍生出怎样的瓯越文化?她与温州人精神的产生有哪些联系?历时一年有余,温瑞塘河历史文化研究课题昨日结题,为我市今后科学开发塘河、建设文化塘河提供了理论依据。
此次温瑞塘河历史文化研究确定了18个研究课题,包括温瑞塘河的起源和演变,温瑞塘河农耕史话,塘河传统生态意识,榕亭文化,温州塘河民居,塘河流域园林艺术,塘河河流、桥、地名小考,温瑞塘河民俗二题,温瑞塘河流域佛教的发展及其影响,塘河民间信仰研究,温瑞塘河诗词录,温瑞塘河纪事等,形成了100多万字的文字资料和大量的照片资料。
独具特色商业文化
潺潺塘河水,悠悠树德心。研究人员在此次调查中发现,我市百年以上榕数有1058株,其中,“喝塘河水长大”的古榕就有630株,其中500年以上的36株,300年到500年树龄的80株。
依古榕树而建路亭,温州人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榕亭文化。研究人员经调查后认为,这种文化是移民(主要是福建移民)自宋以来在温瑞平原垦荒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
路亭是用以满足移民间贸易需求的。与传统的耕读文化不同,榕亭文化跟乡村的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是移民扎根新大陆开拓疆土、建设家园发展起来的,因而催生了温州独特的商业文化,孕育了温州人务实、开拓与合作的精神。
开放融合民风习俗
塘河水系使温州成为一个典型的山水城市,同时也形成了温州特有的水乡民俗。
研究人员认为,温州人的好斗强胜,与塘河流域降水过程的自然环境有某种关联。这一区域频遭台风肆虐,水患频发,为了生存,人们形成了与水搏斗、遇水无畏的精神,进而演化出民间的龙舟竞渡、“用以祈赛”的民俗。
水乡的民俗,是一种开放融合的民俗心态。纵观温州的民风习俗,都可以看到这种开放融合的特性。历史上温州的民俗就有多源性特点。秦汉以前,东南地区的主体居民是古越族,这些土著拥有与华夏有别的民俗,如断发文身、噬巫尚鬼等。秦汉以后,中原移民向南迁移,代表先进的汉民俗逐渐占据了主体地位,与此同时,原来土著习俗的某些组成部分也沉淀积累下来,与其他非汉民俗一道构成了特有的温州民俗。
两百首古诗词“摇篮”
作为温州的母亲河,古往今来吟及塘河的诗词不胜枚举,“十里沧浪绝岸遥,幽人行处有谁招”就是永嘉学派创始人叶适描绘出的一幅波澜壮阔的塘河景象。温州历代文人墨客,如谢灵运、王十朋、陈傅良等,对塘河均有一番描述。
这些诗词从不同角度再现了塘河绚丽多彩的风貌。为深入研究塘河古诗,大力颂扬塘河文化,研究人员历经一年多时间,搜索到了200多首历代吟及塘河的诗词。这是塘河文化积淀之深厚的铁的佐证。毋庸置疑,塘河不愧为一条名副其实的诗词之河。
记者 黄还春 通讯员 王天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