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榕亭文化学习指引

叶榕

2022年10月8日

榕亭文化是温州的乡土文化,是唐宋以来温州先民在温瑞平原水网地带开垦拓荒发展起来的地方原生态文化,是我们温州人自已独特的文化,值得每一个温州人了解学习,特别是值得小朋友学习了解。

榕亭文化是什么意思?怎么学习了解榕亭文化呢?

第一步:上榕树人家网站,看《榕亭文化初探》、《温州的榕亭文化》二篇文章。这是最主要榕亭文化的原创文章,其他有关榕亭文化的文章都是在此二篇文章基础上重新组织资料写成的,榕树人家网址是Http://www.banyaner.com

第二步:榕亭文化二篇原创文章,针对性普及性可读性可能会差一些,百度一下榕亭文化,找几篇可读性强的有关榕亭文化文章来看一下。

第三步:百度榕亭文化,找一些考试题目做一下,当作是复习,加深印象。这些考试题目是全国性的,有些是网站做的,有些是学校的试卷被放在网上。为什么外地的小朋友也可能会被要求学习榕亭文化?我理解榕亭文化虽然是温州地方文化,但也是大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也是我为什么推荐身边小朋友学习榕亭文化的原因之一。外地小朋友要学,温州小朋友更要了解。

第四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有机会与家里人一起沿温瑞塘河走一走看一看,或者到三垟湿地看看,体会一下或者想象一下,“塘河边上,柑林丛中,稻花香里,那郁郁葱葱之处便是温州人家”这样的景象。温州的水乡其实也是挺美的。

如果你觉得这样的学习好,请把榕树人家网站或者有关榕亭文化的文章推荐给其他家长,其他小朋友,或者推荐给学校的老师,叶榕在这里谢谢大家。当然你觉得没有意思,可以一笑了之,也可以在网上留下你的想法,以便我们普及推广做得更好。

榕树下的天空

  ——从一棵树到一种文化

温州晚报2007年11月24日 胡珍

  榕树,是故乡池塘边的一道风景线;榕树,是1985年评选温州市树时众望所归的市树;榕树,是今天解读温州乡土文化的一个关键词。

  千年的演变,榕树与我们这座城市密不可分,它虬龙般的树根深扎于这片河港纵横的江南土地,并悄悄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和整座城市的文化当中……

  想起童年,你想起什么?耳熟能详的歌曲《童年》第一句歌词是这样唱的:“池塘边的榕树下……”

  榕树装点着我们关于童年的回忆。在村里,有水,有桥,也必有一棵亭亭如盖的大榕树,我们的回忆就从这里开始。

  一千多棵榕树年过百岁

  初次来温州的朋友经过八字桥通常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宽大的马路中央怎么会站着一棵奇怪的大树?

  温州人的解释是:这是榕树,是我们的市树。当年这里是河,榕树就种在河边。虽然城市建设填埋了河道,但我们还是舍不得砍掉这棵榕树,所以把榕树保留下来。

  在温州各地,这样的情形非常普遍。今天的榕树站在川流不息的马路上,向人们诉说它们曾经的沧桑。

  温州原本是河道纵横的江南水乡,历史上温州就有种植榕树的传统。江心屿樟抱榕的那棵榕树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但只是到了清代榕树才成为温州最主要的树种。据史料所载,明弘历年间榕树与松杨柏桂槐榆枫桑杉等是温州当时常见树种,但还不是最主要的品种,到了乾隆年间,榕树松树樟树才成为当时温州最主要三种树木,清同治年间榕树成为当时温州最主要的树种。

  据统计,我市100年以上榕树共有1058棵。单单温瑞塘河流域就有630棵古榕,其中500年以上树龄的古榕有36棵,300~500年树龄的古榕有80棵。

  榕树在温州分布之广是其它树种不可匹敌的。在街头巷尾、小桥、流水边,甚至马路中央。它与环境一起为这座城市创造了许多富有意蕴的城市空间,这一切是现代城市设计手法无法创造出来的。

  每棵榕树都有一段故事

  在匆匆忙忙赶路的年轻人眼里,榕树只是一棵绿色植物。老人们说起榕树,则更多的会念起和树有关的故事。

  市区西城路有两棵大榕树,相距约40余米,人称“双榕”。双榕中南首的那棵据说是温州市区人气最旺的大榕树。

  长年居住在附近的几位老人介绍说,早年这里在清朝时曾为演武场,供清军骑马打靶之用,那时就已有这两棵榕树了。树下设伏茶供应点,应该很久以前就有此传统了,不过当时规模较小。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附近居民纷纷慷慨解囊,自发地在双榕下向市民免费供应伏茶。2004年,由双榕老人协会牵头,社会各界热心人士自发集资7万余元,用于免费供应伏茶。这些热心人士从农历五月初至七月,每天安排3人值班,历时整个夏季。高峰时一天烧水用煤就需500余斤,烧出伏茶10来吨,可见其极受市民欢迎。

  原先八字桥街边都是河,有两座石桥东西、南北跨越,形成八字,所以便以“八字桥”为名。八字中间,有一棵大榕树,枝叶覆盖着河面与小桥,也阴凉着周围的店面。不知是否由于这棵榕树的关系,这里渐渐形成了一个集市中心,各色小吃一应俱全,其中的一些特色小吃至今仍令温州人津津乐道。

  这棵榕树不知经过了多少年代,受尽风霜雨雪的袭击,却依然是枝繁叶茂。有一些老人认为这树有仙气,所以每逢初一、十五都会有人在树下烧香。

  类似于这样的故事几乎每棵大榕树都能说上一段。

  演绎独属于温州的榕亭文化

  榕树有一种铺天席地的气象,远远看去就像一座绿色的山。

  在温州,榕树下通常也会有一座亭子。苍老的榕树依傍着结实的路亭,或者古老的榕树与别致的路亭相映成趣,人们称之为“榕亭景观”。

  老人在这里乘凉,小商贩在这里经商,消息在这里传播,唱鼓词说书这些独特的地方文化也在这里传播。榕树和亭子的绝佳搭配,不仅只是一种景观,而且成为一种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公共活动场所。

  2003年,温州专门研究榕树的专家叶榕总结并提出“榕亭文化”的新概念。

  叶榕认为,榕亭文化是移民(主要是福建移民)自宋以来在温瑞平原垦荒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

  路亭是用以满足移民间贸易需求的。与传统的耕读文化不同,榕亭文化跟乡村的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是移民扎根新大陆开拓疆土、建设家园发展起来的,因而催生了温州独特的商业文化,孕育了温州人务实、开拓与合作的精神。

  新时期的尴尬和希望

  在漫漫的岁月长河中,榕树一直默默生长,直到这几年迎来翻天覆地的旧城改造,榕树的命运也遭遇新的挑战:原本立于小巷中的榕树尴尬地耸立在马路中央。榕树丧失了与之相适应的环境,失去了原有的场所感。榕树与周围的环境不论在功能上还是视觉上都很矛盾。大树失去了使之更好生长的条件,而道路也不得不在这里缩小宽度。由榕树引起的交通混乱使熟悉路况的驾驶员经过这里也要放慢速度,对不熟悉的驾驶员来说这里暗藏着危险。

  这是城市道路建设的代价,也是为保护古榕树的无奈之举。

  除了被迫“站马路”的榕树,还有很多的古榕树依然是人们的“绿伞”。

  研究榕树的专家学者提出:利用现有古榕资源,以榕树为中心,开发建设新的榕亭广场,是目前拓展温州文化内涵的具体方式之一。

  如果要找成功的例子,江滨路的沿江防洪景观带上的古榕树和亭子应该是最好的佐证。温州江滨路安澜亭是个地域文化相当浓郁的地方,作为水乡有着几百年历史的老码头,这里人气一直非常旺,除了车水马龙、商贾云集外,南来北往的人们需要有一个歇脚的地方,需要一个消息发布的集散地,于是,安澜亭的大榕树下就是这么一个最好的选择地,人们自然而然在大榕树下聚集,再后来,有人便在榕树下修建了路亭。历史的长河不停歇地流淌,安澜亭的榕亭周边环境也不断变更,但是,无论是榕树和路亭还是这里的乡土风情、人脉文化,不但很好地被保护下来,还有了更美更新的生长空间。如今安澜亭区域,古老和崭新,本地乡土和城市的现代化,两者紧密结合,形成最亮丽的外滩景区。

  面对日新月异的城市和建筑,一些海外归来的华侨已无法认出自己曾经生活过的街巷。但他们却能依靠巷尾的大榕树来确定自己的位置,回忆起曾经的生活场景。

  古榕树苍翠的枝叶能否焕发新姿,我们期待着。

 

温州城市精神的表述和象征

务实·开拓·合作

   叶榕

    温州是一个务实的城市,温州是一个善于开拓的城市,温州还是最具合作精神的城市。务实,开拓和合作体现温州的城市精神。

如果说绍兴是一本书,一本漂在水面的书;那么我要说温州是一只船,一只系在榕树底下的船。系在榕树底下的船是温州务实开拓合作精神的象征.,是温州城市精神的象征。老文章重新转载。

温州城市精神的表述和象征

2005年9月

  温州是一个务实的城市。温州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地狭田乏,交通闭塞;且居涂泥之卤,土薄难植;但温州人顽强勤劳,关注民生,务实事功;虽不宜桑而织紝工,不宜粟麦而稻足,不宜漆而器用备;近三十年,温州人崛起了中国东南,行走于世界各地,也是以善于提供廉价的民生小商品而闻名。历史上温州文风鼎盛,但不尚空谈,学术上也以提倡经世致用,务实事功见称。温州自建郡城以来,一千多时间没有发生大的战争,与温州人关注民生,务实事功的精神密不可分。

  温州是一个具有开拓精神的城市。温州的平原水网地带属海洋冲积平原,温州的发展历史就是移民开拓垦荒的历史;温州地狭土薄,不宜农桑,温州人就发展手工业,历史上温州以善于制作,巧于手工见称,史书称“货物纤靡,人民多贾”,在以农为本的社会里,温州的这种发展模式,也是务实的开拓;温州背山靠海,造船海运业发达,是海上”陶瓷之路”的重要港口,早在唐朝时,温州商人的足迹就到过朝鲜,柬埔寨,中东各地;近三十年来,温州人更是走南闯北,把民生小商品大规模地送到全世界,表现了温州人的开拓进取精神。

  温州还是一个善于合作的城市。于越南下,瓯越合力,而后东瓯立国;温州处东南之一隅,而能纳中原百族,方有儒学兴,文风盛,戏曲灿烂。温州人筑码头,闯天下,善于抱团取暖,温州村,温州商会名动天下;温州以区区小产品,占有非常大市场,与温州人善于分工合作精神是分不开的,专业化分工合作是温州非常重要的竟争力量。在末来温州发展中,温州既要融合外来的务工者,温州的资本还要跟外地资源进行合作,合作是温州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动力。

温州城市精神可以简洁地表述为务实,开拓,合作。

  绍兴人说绍兴如一本书,一本漂在水面的书;那么温州就是一只船,一只系在榕树底下的船。

  榕树是温州的市树,以扎根土地,顽强生长著称,是温州民俗文化的象征,是温州务实精神的象征;温州河网密布,又得江海之利,历史上造船业和水上运输业发达,温州手工产品都是通过船只从海上源源不断地运往外阜的,船是温州商贸活动的载体,是温州开拓精神的象征;船系在榕树底下,代表一种合作,是温州合作精神的象征。

  系在榕树底下的船,是温州务实,开拓,合作精神的象征,是温州城市精神的象征。

榕亭“网”事

叶榕 

榕亭文化是温州乡土文化,是温州先民在开发塘河流域而发展起来的文化,是温州文化的“原生态”。但长期以来,这种文化一直不为人所知,也没有得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开发。自我2003年提出榕亭文化的概念以来,这种“原生态”的温州文化才开始被人所了解,才开始被人所谈论,引起很多温州人的共鸣和重视。虽然这种“原生态”的温州文化的开发还刚刚起步,但万里的长征已经走出他的第一个阶段,而认知榕亭文化的第一个脚印就落在温州网。

    大概在2003年初,有一次到平阳,朋友带我去平阳一中。从城里到南门外,走的是石头铺就的解放坡;出了古色古香解放门,就是宁静的小山村;走着走着,就看到路边有一颗历经沧桑的古树(不知是不是老榕树?下次有机会去证实一下);依树而建的是一个简易的路亭,村里的老人在悠然地谈天说地。此情此景,在温州非常普遍,但看在我眼里却是有些感动。

    我是个土生土长的温州人,打小就在榕树边老人亭里混大的,但是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外地,也正因为如此,所以许多温州人日以为常的现象我可能会有种特别的感觉。榕树和老人亭在温州城市和乡村都非常普遍,没有什么特别,榕下亭边的“散讲”是温州人生活的一部分,也没有什么特别,但在我看来却很“温州”。

    平阳之行后不久就在温州网的社区论坛上发表了《温州文化的象征–树亭文化》一贴,这是第一次有人对温州这种“原生态”文化进行命名,并呼吁重视这种文化形态。这也是认知榕亭文化的第一个脚印,这个脚印就落在温州网。

    这个脚印现在还清晰可见,搜索一下温州网的社区论坛就可以找到这个贴子。发贴的时间是2003年1月16日。贴子一发表,就有不同的意见,特别是独钓鱼台兄的评论最有见地。独钓兄认为树荫现象是江南普遍的现象,用来表述温州文化不够确切。因为没有突出榕树在温州的地位,也就没有突出温州文化乡土特征。一年后我修改了有关表述,突出了榕树这个温州最重要的乡土树种,以“榕亭文化”概念取代“树亭文化”概念。“榕亭文化”这个概念正式被提出来,用来描述温州这种独特的“原生态”文化。

    2004年2月19日在温州网的社区论坛上发表了《榕亭景观及榕亭文化--温州文化的象征》一贴,当时正值温州网组织讨论“温州特色的城市建设”的专题,我在文中提出:榕亭景观是温州独特的景观;榕亭广场是最具有温州特色的广场;榕亭文化是温州文化的象征;应开发榕树资源,建设榕亭广场。

    很多网友参与了有关榕亭文化的讨论,以鼓励肯为多。这使我相信榕树是颇能打动温州人心灵的一个话题,于是就把网上有关榕亭文化讨论的内容整理一下,写了篇文章,题目是《榕亭景观榕亭广场 榕亭文化》,向即将召开的第二届温州学研讨会投了稿,被收录在会议论文集中,题目改为《榕亭文化初探》。

    这次的网络讨论及整理的文章显然产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这里要特别提一下沈克成先生的提案。新桥镇会昌河水上公园有一棵千年老榕,这棵老榕可能是温州现存最老的古榕,边上现在建有一个小亭,这个小亭就是沈克成先生在2004年的时候建议做的。沈先生做了一个政协提案《建议在新桥街道规划建设具有温州地方特色的榕亭景观》,被瓯海区政府采纳而后建了这个小亭。

    过了一段时间,温州网的简尔给我打电话,说是有人对我提出的榕亭文化感兴趣,想让我帮着做点事。原来是温瑞塘河指挥部组织了塘河历史文化研究课题,经沈克成先生推荐,他们把榕亭文化作为塘河历史文化课题之一,建议由我来作这个课题,他们通过温州网找到我。沈先生有个网站,收录有大量温州历史文化资料,这个网站就是以大榕树命名的,可见沈先生对榕树是很有感情的。我跟沈先生并不相识,与塘河指挥部也没有任何渊源,而且也没有研究塘河历史文化相关的背景。有关榕亭文化资料,不过就是我在网络中几次讨论及在基础上写的一篇文章,知道的人其实并不多,所以当他们当时找到我时,我既感到意外,也感到相当的温暖。

    我借着这次课题的机会,骑着自行车,几乎跑遍了鹿城、龙湾、瓯海、瑞安、平阳、永嘉等地的平原地带及青田的温溪镇,无数次的听着老人们讲述榕树的故事。榕树几乎就是塘河流域的先民开疆拓土建设自已家园所设立第一个地标。每棵饱经沧桑的老榕树,几乎都记载着一个家族移民的历史,记载着先民开垦塘河流域的历史,也记载着塘河流域乡村发展的历史,同时也寄托先民对未来的希望。正是先民们艰苦和努力,滋润着这片土地,榕亭文化就是这些先民的文化遗产。正是这些文化因素的累积,才使得温州这片土地在最近几十年间大放光彩。我把这次调查走访内容以《关于榕亭文化起源、形成和发展的考察报告》作了总结。市政协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辑《温瑞塘河文化史料专辑》以《榕亭文化》为名收录了这次调查考察报告。

    就象北京文化以四合院为象征,罗马文化以城市广场为象征一样,榕亭文化就是温州文化的象征。榕亭文化是温州文化的“原生态”。

    榕亭文化在温州网社区首次提出,并渐渐被许多人所了解,引起学者和温州政府部门的关注,温州网在其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我要向那些认识的或者不认识的网友致以十分的感谢,他们的参与鼓励了我的工作;也要向沈克成先生等这些关心温州传统文化的学者和塘河指挥部致以十分的感谢,感谢他们为我提供了调研榕亭文化的机会。也要向温州网表示我的感激,感谢温州网为大家提供很好交流平台。

注:温州网成立十年,说要搞个温网十年的征文,夜雨潇湘来电话,要我写点跟温州网的社区论坛相关的东西,就写了这些文字,来回顾一下认知榕亭文化的最初岁月,也感谢许多人的鼓励和帮助。

温州的榕亭文化

叶 榕

塘河边上,稻花香里,那郁郁葱葱之处,便是温州人家。

【题记】潺潺塘河水,悠悠树榕心;谁知其中味,陌上垦荒人。

  一、前言:温州榕树概述

  榕树是亚热带高大乔木,性喜酸土,在湿润的气候下容易生长,浙南南部地区及江西以南的地区,如福建、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海南、台湾等地都有种植。瓯江以北除了温溪镇古榕群外,并不常见,雁荡山以北地区基本上没有榕树种植。温州是榕树植物圈的最北部,是榕树植物圈的东北大门。古榕是温州水乡有别于绍兴、苏州等江南水乡的一个重要标志之一。

  榕树是温州乡土树种,在全市11县(市,区)包括海岛洞头都有分布,平原水网地带是榕树的主要分布区。在温瑞塘河流域,几乎每个村庄的村头路口都种有榕树。整个温州市100年以上榕树有1058株。温瑞塘河流域三区一市共有630株古榕,其中500年树龄以上的古榕36株,300-500年树龄的古榕80株。

  温州人对榕树有着挥之不去的情结。仙岩镇仙南仙北村交界地六十多年前有一株千年大榕树,现今七、八十岁的老人都已经印象模糊,说不出什么大概,但2004年当地还是决在榕树原址兴建老人亭,要让大榕树古名长存。亭建成后,取名榕树名,其联云:“昔日千年古榕树伐逝古名依在,今朝百载凉亭重建佳境长存。”

  温州原本是河道纵横的江南水乡,遍植榕树。清同治年间温州司马郭种岳,曾在《瓯江竹枝词》中写道:“榕树连街好纳凉,栲纱裁作夏衣裳,芭蕉叶大绿当户,丁冬花开红过墙”。近几十年来,由于市政建设的需要,填了很多河,但很多榕树还是舍不得砍掉被保留下来。在温州城乡,有不少榕树都非常奇怪地立在路中央,为执勤的民警撑起一把天然大伞,这些路中榕,就是填河造路以后留下来的。这些路中榕记录了温州的历史,也从侧面印证了温州人对榕树割舍不掉的喜爱。

在温州人眼里,榕树还是风水树。在温州的平原水网地带,几乎每个村的村头水口都有古榕。树高、叶茂、龄长,象征一村一族兴旺发达。

1985年温州评选市树,榕树以其坚忍不拔的勃勃生机而被选为温州市树,成为温州城市的象征,象征着温州和温州人的活力。

  温州人喜欢在榕树下纳凉消暑,聚众散讲,榕树下的空间实际上是温州人的公共广场。温州人借着榕树发展出了独特的榕亭文化。

二、榕亭文化产生的背景

  温瑞平原几乎完全是由东海的海侵海退活动形成的。在地质学上的第四纪间,温州一带经历了三次大海侵海退活动,特别是六、七千年前冰川后期的最大海侵,形成古海湾。当时温瑞平原是古海湾中的浅海滩涂,大罗山是浅海中岛屿。后海水渐退,古海湾为海潮所带的大量泥沙所淤积,形成了广阔浅海淤积滩涂。在南北朝时,现今大罗山周围的平原成为淤积过程中的湖泊和沼泽地,温瑞塘河就是一条泻湖,唐宋间温瑞塘河在原泻湖的基础上,经人工疏凿贯通。温瑞平原在此时期开发为大片盐地,后随海岸线东移,慢慢地开垦为农田。

  温瑞平原一带实际上还是非常年轻的陆地,其形成不过是二千年左右的时间,开发发展的时间更短。根据瑞安县地方志文的相关资料,我们编制了一份温瑞塘河流域部分村庄的建村时间表。根据这份时间表,最早的是唐贞观年间,莘塍一带有人围涂垦殖,煎盐开荡。唐宋之间,在塘河流域建村比较少。宋时,特别是南渡后,大量的福建移民进入温州,在塘河流域建村居住,宋朝移民建村大都在山上或山岙地带,比如梓岙乡;或者在水利工程边上,瑞安安阳镇东山办事处的埭头村,龙湾海城街道的埭头村都是宋时因埭而建,以埭而名的。温瑞平原上的大部分村落都是元明时期所建,元明时建村就深入到平原水网的中心地带。

  概括地来说,温瑞塘河流域的开发开始于唐朝,宋时福建移民在温瑞塘河流域的山上或者山岙地带建了不少村庄。元明之间,大量的福建移民,来到这片年轻的土地上,在平原水网地带建立村落,围垦海涂,兴修水利,发展渔盐农耕,温瑞平原渐渐发展繁荣起来。移民开发,聚族而居是温瑞平原村落的一大特色。

    三、榕亭文化的起源

榕亭文化就是在温瑞平原塘河流域的平原水网地带,由开发温瑞平原的先民们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

  温瑞平原是淤积冲积平原,地貌特征基本类似,一眼望去,都是平坦的陆地,且水网密集,交通工具基本就是舟,行人不容易辨识方位;当时移民条件艰苦,所居房屋也很简陋,甚至于住草棚,要让行人发现并辨别自已居住的地方,特别是夜间辩认就更不容易。为易于辨识,比较好的选择就是在自已居住的地方的河边种植高大的树木,比如樟树、榕树、枫树等等,这些树木起着类似于地标的作用。

  以树作为地标在温州这样的水乡是常见的,这可以从一些地方的传说中得到印证。三垟吕家岸村的樟树和枫树组合,就是有名的航标树。关于这对航标树还有一个优美的传说,据说在三垟水网地带夜间航船难辨方向,不少船只往往围绕小岛打圈圈,耽误了不少功夫。一对年迈夫妻就长夜站在半岛上为夜航人指路,后来这对夫妻便变为树,男的变为樟树,女的变为枫树。樟树和枫树一直站在河边为过路船只指明方向[3]。这个传说指明了樟树和枫树都是用来指明方位的地标。

  温瑞塘河上有许多水中榕。所谓水中榕就是在四面不靠岸的水墩上种植榕树,这些墩称风水墩,这些树称风水树。这些风水树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地标。最有名的就是三垟张严冯村水莲宫的水中榕。当地传说天上有个小姐叫张倪凤,住在银河边,后来带着菱角种子嫁到三垟,张小姐就是以这棵榕树作“天梯”下凡的,后来因为张小姐为村里发展经济作出重要贡献,她住的村就因此命名张严冯村。这个传说我们已经很难考证其真实背景,这棵榕树的所谓“天梯”功能其实很像榕树的航标功能。这个传说在金城国先生的文章中有记载,我们在当地调查时,也听到类似的说法。像这样的水中榕,在温瑞塘河七十里主河道及支流中有不少,这些水中榕起着河道航标的作用。

  在温州,作为地标的树种比较多的是樟树、榕树、枫树。榕树因为树高冠大,容易种植,生长也比较快,很容易被选来作为地标,来指示自已居住的地方。

  根据《永嘉县志》所述:“榕,闽产也,好生水边,一枝干纠结相附,辄连理,东山下有五连理树,人不以为瑞也,自瓯郡以南随便有之[4]。”温瑞塘河流域的移民大部分来自福建,可以推测,温州平原水网地带的榕树就是由福建移民从福建带来温州,植到自已居住地方的河边。

  如果说高大的樟树在指示地标方面的能力与榕树不相上下的话,樟树在成荫方面就远远不及榕树。温州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润湿性气候,平原水网地带气候尤其潮湿闷热,纳凉消暑是田间劳作之余的需要,因此榕树的成荫能力便在塘河流域一带大放异彩,樟树、枫树便渐渐被淘汰出局。在平原水网地带,在温瑞塘河流域,榕树便取得了绝对的优势地位,以榕树为中心的榕荫广场便渐渐发展起来。

  对于这些在涂园中开疆拓土的先民而言,河埠可能是他们建造的第一个公共建筑,也是他们对外交流的第一个窗口。对于塘河水乡而言,当时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船,无论运载肥料,出海打渔,还是购物远行都要用船,河埠是这些新开发的村落对外交流的窗口,也是这些村落最初的贸易市场。把榕树和河埠连在一起,把作为地标的榕树、成荫的榕树和交通设施的河埠,贸易市场的河埠结合在一起,是那么的自然,也是天合之作。

  榕荫河埠是榕荫广场的最初形态,也是榕亭文化的起源。榕亭文化就盈育在榕荫河埠之中。

  四、榕荫广场

  榕树属于桑科的常绿大乔木,有成荫不成材之名。在所有的树种中,榕树枝叶伸展空间最大,是成荫的最好树种。在孟加拉国的热带雨林中,生长着一种大榕树,郁郁葱葱,蔚然成林;从它树枝上向下生长的垂挂“气根”,多达4千余条,柱根相连,柱枝相托,枝叶扩展,形成遮天蔽日的奇观;巨大的树冠投影面积竟达1万平方米之多,曾容纳一支几千人的军队在树下躲避骄阳。在我国广东新会县环城乡的天马河边,也有一株古榕树,树冠覆盖面积约15亩,可让数百人在树下乘凉。榕树巨大的冠盖,撑起一片荫凉的空间,这个空间我们称之为榕荫广场。榕树边上往往会有些人工建筑,与榕树互为一体,因着这些建筑不同,榕荫广场的形态也会有所不同。根据这些建筑的类别,我们把温州的榕荫广场进行分类。榕荫广场大体上可以分为榕荫河埠(榕荫渡口),榕荫小桥,榕荫戏台,榕荫亭榭,榕荫道坦等五类。

  1. 榕荫河埠

在河埠头种上一棵榕树,假以时日,便形成榕荫河埠。榕荫河埠是温瑞平原村落最初对外交流的窗口,是温瑞平原乡村最初的交易市场,是温瑞平原交通的基本设施,也是温瑞平原开发建设者的最初的公共生活场所。

榕荫渡口也可以看作是榕荫河埠的一个特例。当沿河两岸乡村经济得到一定发展,人口兴旺起来,两岸之间的往来成为经常性需要时,渡口便出现了。塘河两岸在历史上有很多的渡口,可惜现在基本上都不存在,我们已经难以找到榕荫渡口啦,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在瓯江上找到几个榕荫渡口,在历史的文献中见到过对榕荫渡口的描述。

  安澜渡口是现在可以看到的为数不多的榕荫渡口。这个榕荫渡口是瓯江北岸进入温州的重要路线,是温州对外的交通窗口;望江一带的榕树下是天然的交易市场,永嘉的山货水果就是运到安澜渡,就在榕树底下这一带交易叫卖的,现在望江路还有不少瓯北的流动水果商贩。在榕荫渡口基础上,望江亭一带的榕树下,逐渐发展出了温州非常有人气的望江榕亭广场。

  宋朝有个叫赵希迈的乐清人,写过一首有关榕荫渡口的诗,可以让我们一窥榕荫渡口的情况,诗的题目叫梧梅渡。

郁郁栖风枝,青青止渴林。

两树交江濆,敷为十亩荫。

朱光烁万宇,唤渡人烦襟。

一憩爽乌匼,方知树德心。

嘉哉建安子,繁衍征在今。

  这个梧梅渡应该在今灵江镇梧梅周村边上一个叫江苏村的地方,附近有一座徒门。这条江叫横阳支江,是鳌江的一条支流,鳌江的潮水可以通过这里,一直涨到灵溪。据梧梅周村一位七十多岁周姓老人说,很早很早以前这个地方是有棵大榕树的,只听说过,但没有见过,但渡口直到1962年因为横阳支江改道而停航,改道后的横阳支江,已经成为内河,没有潮起潮落,老江和新江的河道正是在渡口这个地方交错。不知是不是因为没有了榕树的缘故,这个千年的古渡口竟然没有聚集起人气,周围仍然都是农田。千年榕树的古名,只在周边居民中代代相传。

2.榕荫小桥

  榕树的树荫几乎遮住整个桥面,桥的两边砌上栏杆,栏杆边放置条石长凳,凳的长度与桥的长度几乎相同,村里的老老少少们就坐在这里议论起村里大大小小事情,这是乡村经常可以见到的场面。这里的桥面就是村里公共活动场所,这样的公共活动场所就是榕荫小桥。

  根据民国《瑞安县志(稿)》记载,以榕树命名的桥梁有两座,一座榕树桥是在莘塍大典学,长一丈阔六尺;另一座榕树桥在梅头城内董宅巷。《永嘉县志》也记载了一条以榕树命名的榕树桥,在八都下埠,就是今天浦州下埠这个地方。今天三座榕树桥都不复存在。

 3.榕荫亭榭

  ⑴茶山镇洞桥头的榕荫路亭

  大罗山山脚的茶山是个老镇,有15株百年以上古榕。卧龙溪边有4株老榕树,或立桥边或立埠头,或者既在桥边也在埠头,很有特色,卧龙溪花园路河边有棵八百年的老榕树,位于洞桥头,老榕树枝繁叶茂,华盖直径有五十余步,树荫下建有二亭,曰观梅亭、龙溪亭。观梅亭亭联曰:“府首朝觐五美禅门圣地,凝眸远瞩四壁果木环障。”茶山盛产杨梅,在此亭远眺可观远处山上杨梅树,故亭名观梅亭,卧龙溪边古树名木郁郁葱葱,故有凝眸远瞩果木环障之说,洞桥头不远处,即是五美园,园中实际寺声名远播,故有府首朝觐五美禅门圣地之说。卧龙溪洞桥头的榕荫桥亭景色秀美,是附近居民纳凉的好去处,是当地公共活动的场所。

象这样在大榕树树荫处盖路亭或者建一条沿河的长廊,在温州是非常常见的景观,这便是榕荫亭榭。

  ⑵榕亭残雪

  平阳县萧江镇萧家渡老陡门系宋时所筑。从徒门外坐船可以到达平阳鳌江,从徒门内坐船可以到达苍南灵溪,徒门边有株450年的老榕树,河埠就在榕树下。清代学者俞曲园曾在这株老榕树下的埠头坐船到灵溪,并为此写下了一首诗,诗的名字叫《壬申春自杭州至福宁杂诗》。萧江的河道已经改建,原先的河道已经填埋成水泥路,宋时老徒门的遗址处,由石板铺成路面以示纪念。450年的老榕树还依然生机勃勃,树荫下建有二亭如兄弟相亲。寒冬雪残,风光独特。称之为榕亭残雪,为萧江八景之一。

4. 榕荫戏台

  利用古榕搭建戏台,在温州也是很常见的,一方面是因为榕树下一般而言是乡村的公共活动中心,另一种利用古榕浓密的枝叶可以遮风档阳的特点。这便是榕荫戏台。榕荫戏台介于临时搭建的露天戏台和室内戏台之间。

茶山洞桥头的古榕树,其实也就是茶山地方的社树,社戏就是就是在这榕树下搭台做的;张严凤村的水莲宫水中榕也是古戏台;吕家岸樟枫地标树之间也搭建了戏台;这些戏台在当地有名的古戏台。

  瓯海梧田、南白象、茶山、三垟四个乡镇,400余年树龄的榕、樟、枫等古树有60多棵,近几年,有20多棵古树旁建有戏台,逢年过节,郁郁古树映衬着戏台上的歌舞,成为一景。榕荫戏台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榕树下作为温州公共活动广场的地位。

5. 榕荫道坦

青田县的温溪镇原属温州,现归青田,温溪在文化上受温州影响比较深,通行温州话。温溪码头一带江边有二十来株古榕树群,树龄皆在250年以上,其密实程度全国罕见,类似于安澜码头望江路一带的榕树群,温州望江路的榕树群才4株,温溪有20来株。温溪的榕树群并非是景观树,也不是行道树,而是附近居民公共活动的广场,这点跟温州非常类似。温溪人在榕树下修建道坦,作为附近村民的公共活动的场所,这些道坦是民间集资修建的,道坦边上一般立碑为出资人留名。道坦用栏杆围起来,放置石凳,附近居民坐在道坦的凳子上,聊聊家常,吹吹牛皮,看看瓯江往来船只。我们把温溪的榕荫广场另立一类,称之为榕荫道坦。榕道坦这种形态,在温州比较偏僻的乡村也有见到的,但以温溪最为典型。温溪古榕群的榕荫广场有三种类型,一是榕荫埠头,由温溪埠和埠头的榕树构成;,二是榕荫道坦,数量比较多;三是榕荫凉亭,榕荫凉亭是在榕荫道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6.榕亭广场

  温州这边的榕树一般都是种在河边的,现在有些地方在榕荫亭榭的基础上,借鉴城市广场建设的经验和园林化的手段,索性把河流填埋,配上一些公共设置,种上花花草草,以扩大榕荫广场的空间,美化乡村环境,一般乡村称为街心公园,我们把这种形态称之为榕亭广场。榕亭广场跟榕荫亭榭相比,规模格局更大,配套的设施更多些。

  

  五、榕荫广场功能特点

  • 榕荫广场的功能
  • 标志功能。

  榕树曾经是温州移民村落的地标。榕树边上有人家是温州水乡的一大特色。温瑞塘河两岸,柑林丛中,稻花香里,郁郁郁葱葱之处,就是我们温州移民的家。榕树的标志功能,实际反映了塘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和移民历史渊源。榕荫广场是温州公共活动广场,标志着乡村社区建设的起步。

  • 风水功能。

  榕树是温州风水树,寄托着温州人的理想和希望。瑞安上望镇南隅村,是非常年轻的村落,清朝咸丰年间,莘塍上马林姓祖迁建这里。这里是涂园地带,边上除一个北隅村外,四面都是一望无边的涂园,1959年南隅村民在村头村尾郑重种下风水榕树,希望家族人丁能招财进村。而今,46年树龄的榕树在风雨中一直守望着南隅村。在涂园穿行,远远就可以看见村里的榕树,如果真有财神路过这里的话,一定会被这二棵树吸引到村里去的。所以说任何一棵老榕树,都寄托了我们先人的希望和理想。潺潺塘河水,悠悠树德心,谁知其中味,陌上垦荒人。

  • 休憩功能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榕树为人们撑开凉爽的空间,是温州人喜爱的公共活动场所。闲聊,散讲,读报,听广播,下棋,听道情,听鼓词,看戏,再加上现在看电视节目,是榕荫广场公共活动的主要内容,榕荫广场对本土的文化产业的普及发展也起着推动作用。

  

   榕荫广场的初始形态是榕荫河埠,榕荫河埠与贸易市场往往是连在一起的。有人气的地方便有市场,有贸易,有商业,有交换,榕荫广场开初一般设在村头街口,后来都发展成为乡村的中心地带,即便是现在,在很多乡村的菜市场都设在榕树下。榕荫广场对促进乡村经济的互换交流是有作用的。

  • 交流功能

  榕荫广场是乡村信息交流的中心,乡村内部的消息通过榕荫广场传播,外来消息,也是通过榕荫广场进行扩散。

  榕荫广场的边上一般设有一个消息栏,比较土的做法就是将写有消息的纸条直接挂在榕树上,比较好的是在路亭的壁上专门留出一个地方张贴广告消息,有的地方是专门做个广告消息栏用来张贴广告消息。

  在榕荫广场所看到的比较多的信息,有招工招商信息,老人协会财务通报,村长选举公告,寻人启事,讣告等。报纸栏在农村不大普遍,城市还有用来作文化张贴的。

  • 公共服务功能

  榕荫广场的发展也推动了城市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

  自农业施肥普遍用化肥后,茅坑在乡村已经不多见,代之以公共厕所,但公共厕所数量较之茅坑大为减少,一般村里的公共厕所就在榕荫广场边。到榕树边上找厕所是正确选择。

  用于健身服务的公共设施也在荫榕广场周边得到推广场;很多榕荫广场也添加了磁卡电话这样的设施。

  • 伏茶供应服务

  谈及榕亭广场的服务设施,不能不谈伏茶供应,所以把伏茶供应从公共服务功能中剥离出来,另列一条。三伏天喝伏茶是温州民间的传统习俗。时间一般自入夏始,借用行人必经之地的茶亭、路亭或榕树下结棚为舍,烧水泡茶,盛之于缸钵,行人经此,都可自行倒茶饮用,不必花钱,直至秋后天气转凉为止。施茶会成员均为义务劳动,经费由募捐集资解决,收付茶资数目,均张榜公布,请众监督。

  乾隆《瑞安县志》记载岑岐亭的来历:岑岐亭在帆游乡,地当孔道,四望旷野,风潇雨晦之际,行人苦无停足,义民戈子信、广福寺僧长文募建,并施茶水,往来称便。可见民间早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便有民间的施茶行为。

  不少社区或者老协购置专门的设备,在榕荫广场设点供应伏茶,其中以西城路双榕亭的供应规模最大。

  • 榕荫广场的结构特点
  • 榕荫广场的开放性结构。

榕荫广场的人工建筑,无论是河埠、小桥、道坦还是亭榭、戏台具有开放性的特点,适合温州湿润闷热的气候,无论榕树下还是人工建筑,均通风性良好,光线充足;榕荫广场一般还处在交通的要冲地带,与外界紧密相关;而无论是宗教的庙宇,宗族的祠堂都是封闭性的建筑。

榕荫广场的开放性,以及把自已的公共活动场所放在与外界关联的村头路口,而不是自已活动的内部,是榕荫广场的重要特点。这个特点势必影响了温州人的精神气质和榕亭文化的文化特质,致使榕亭文化显示出很强的开拓进取性,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有待以后进一步展开。

  • 榕荫广场的中心性。

  榕荫广场从结构性来说,是以榕树为中心的,即便是榕亭广场这样的结构看起来有双中心结构,在构造上也是依树建亭,榕树下才是活动的中心地带。

  瑞安玉海楼边上有个湖滨公园,公园里有一株150年树龄的老榕树,建有二方亭子,靠近玉海楼的河边,建有一条长廊,整个公园实际上就是以园林手法建造的榕亭广场,整个公园的中心就在这株榕树下,人气最旺处就是榕树下,榕荫广场的强烈的中心性对温州人的心灵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六、榕亭文化的形成

  随着涂园的开发、财富的积累、道路的建设,专门的渡口、桥梁便慢慢出现,休闲的时间多了,生活的要求提高了,精神生活更讲究了,更多的公共活动场所便产生了,于是,榕荫渡口、榕荫小桥、榕荫亭台、榕荫戏台,便发展起来。其中路亭引入到温州人的公共生活中具有特别的意义,对于榕亭文化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无论是河埠也好,渡口也好,小桥也好,其主要功能是交通,提供人们休闲交流的功能是“兼职”的,也是不稳定的,会随着道路交通的发展而改变的,而路亭是专门供人休息交流用的建筑物,是专职的公共建筑,作为公共生活的职能是稳定的。路亭在温州乡村大规模用作公共活动的场所,标志着温州公共活动广场形态基本稳定下来,并形成自已的特色。榕荫路亭是榕荫文化稳定的典型代表,我们把依托榕树而发展起来的文化称之为榕亭文化。

  温州早在晋时就开始造亭,古亭以石木结构为多,民国以后大都是砖木亭,49年后建的亭大都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据《瑞安市志》一份资料,1946年,瑞安市全境共有路亭233座,共中建于宋代的6座,明代的7座,民国的74座,1962年,全境有243座。至少到民国,路亭在温州乡村是非常普遍的公共建筑。按照1946年统计资料,建于清代的路亭有146座,用这个数字来估计,清朝时,路亭在温瑞平原一带应该是比较普及的,已经在乡村公共生活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按现有的资料统计,瑞安目前有200年以上的老榕树54株,加上划归瓯海的丽岙、仙岩24株,一共是78株。也就是说在清朝末年,100岁以上的老榕树在瑞安市至少有78株。加上自然死亡,因乡村道路建设砍掉的和1958年被破坏掉的(1958年以前仙岩镇穗丰有老榕树十株以上,58年被砍掉只剩一株,破坏数量是非常大的),大榕树的数量应该远超当时路亭的数量。

  可以推测,到了清代,温瑞平原这一带水乡的榕荫路亭应该已经不是个别现象。

  依老榕树而建亭,把亭和树溶为一体,把树和亭构成的空间作为公共场所来处理,是平原水乡的特色,是温州移民的创造。榕亭广场是我们温州的公共广场。温州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冬无严寒,气候温和,但湿度比较大,榕亭广场浓荫蔽日,开放通风式的结构,无惧于冬天的寒冷,又可避开夏日的闷湿,既可以遮风挡雨,又可以享受秋天的爽朗。榕亭广场凝聚了温州人的智慧,反映了温州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表达了温州人特有的审美观念,是温州非常有特色的典型建筑。

  就像四合院对北京人的影响,罗马广场对罗马人的影响一样,榕亭广场对温州的的性格和气质有着重要的影响。就像四合院可以代表北京文化,榕亭文化有理由可以代表温州文化。

  榕亭文化主要是由移民(主要是福建移民)自宋以来,特别自元明以来,在平原水网地带垦荒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是我们温州人自已的特有的文化。

  七、榕亭文化的发展

    榕亭文化与以溪山为背景发展起来的耕读文化有着不同的特质。耕读文化主要以楠溪江的溪山为背景而发展起来的耕读文化为代表。耕读文化有士大夫隐居山林晴耕雨读修身养性的意思,而榕亭文化是移民扎根新大陆开疆拓土,建设家园发展起来;耕读文化一般比较注重二个问题,一是聚亲睦族,二是科甲连登。而榕亭文化具有相当不同的源渊与理想,榕亭文化与经贸文化关系密切,关注的是社区的建设问题。耕读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是士大夫的文化,而榕亭文化则是垦荒者的文化。

  温州民间有三股重要的力量,一股是宗教力量,温州是南蛮之地,素有敬鬼神偶像崇拜的传统,本无宗也无教,佛道两教利用并改造了这个传统,使之为宗教服务,在温州非常有影响。在温州,几乎是每个自然村都有与此依托的宫或殿或庙,宫殿庙宇是温州的一大公共活动场所;另一股力量就是宗族,温州是个移民社会,大部分人来自福建,如果认祖归宗的话,大部分都来自中原地带,温州的宗族可以看作是中原文化对温州的影响,宗族一般以祠堂作为依托,祠堂也是温州乡村的一大公共活动场所。再有一般力量就是社区力量,是地方发展自然形成的,一般以榕树为中心,以路亭为依托,榕亭广场是温州公共活动的中心。

  与耕读文化得以发展的溪山背景相比较,平原水网地带的乡村环境更具有开放性,溪山环境相对比较封闭。塘河流域的乡村不同姓氏的迁移和杂居现象比之溪山一带要更加突出一些。随着塘河流域的开发发展,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加,单纯以宗族作为乡村建设的凝聚力量就显得不够,需要一种超越了宗族之外的社区力量的兴盛,来凝聚不同姓氏之间的力量,来调和不同姓氏之间的矛盾。而宗教本身并不割裂族群,是社区建设力量的一部份,但宗教本身对于社区建设并不关心,而且不同的宗教信仰之间也需要一种超越于偶像之外的力量来调和。社区建设力量得以兴起,是合乎平原水密地带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以榕亭为中心的社区便超越宗族,超越宗教力量而发展起来。

  榕亭文化在塘河流域的平原水网地带得到发展并不是偶然的,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后来的市场力量在塘河流域勃兴,改变了整个温州的面貌,也不是偶然的,是因应塘河流域社会发展的需求,与以榕亭为中心的社区力量的发展也有关联。

  七十年代以后,温州路亭逐渐改造成为老人亭,以路亭为依托组织老人协会。宗教在温州许多乡村是自治组织,并不受外来的宗教织织领导和管理,宗教的管理和路亭的老人协会很多情况下实际上是一班人马,两套牌子而已。温州现在的老人协会既是村里的公益活动的组织者,也是村产活动的管理者,老人协会拥有部分集体地产和商店的支配权,甚至村里矿产的收费权归老人协会、搬运服务由老人协会垄断,当然,造桥修路等公益事业也由老人协会牵头;村里的老人的零化钱,福利社会保障也由老人协会负责。以榕亭为中心的社区建设力量,通过老人协会这种形式,为社会发展进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榕亭广场本身的发展起源于河埠,跟乡村的市场是联在一起的,榕亭文化跟经贸文化联系紧密,带有很深的经贸文化烙印。温州水乡,很多村落是以河埠为依托发展起来的,新桥的千年榕树王,在七十年代河道改造前,就立在河埠边,树下可以同时停一百多只船,新桥的商业老街就紧靠河埠榕树。这榕树下曾经是非常繁荣的商埠,来自上河乡的产品就是通过这里的市场,转向其方地方;其他地方的商品就是通过这里转往上河乡。新桥的榕树王见证了新桥商业老街曾经的繁华。

  塘河流域的开发发展,产生并推动着榕亭文化的发展,同样,榕亭文化的发展,也推动了塘河流域乡村社区的发展,榕亭文化是塘河流域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注:此文写于2006年初,是温瑞塘河文化史料专辑《榕亭文化》的简略文字版,删掉图片和引用,把阴字改为荫,把题目改为《温州的榕亭文化》。由于是《榕亭文起源发展形成考察报告》课题的简略版,作为原初的资料上传,所以可读性并不很好,以后有机会再写一篇可读强的简介榕亭文化的文章。

榕亭文化初探

叶 榕

  1. 榕亭景观

在温州,榕树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在温州农村,几乎每个村的村头路口都种有榕树,榕树是温州民间的风水树;在市区集镇的街头路口,榕树也比比皆是。温州市民喜欢榕树,1985年榕树(小叶榕)被评为温州的市树。

历史上温州就有种植榕树的传统。江心屿樟抱榕的那棵榕树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但只是倒了清代榕树才成为温州最主要的树种。据史料所载,明弘历年间榕树与松杨柏桂槐榆枫桑杉等是温州当时常见树种,但还不是最主要的品种,到了乾隆年间,榕树松树樟树才成为当时温州最主要三种树木,清同冶年间温州司马郭种岳,曾在<<瓯江竹枝词>>中写道:榕树连街好纳凉,栲纱裁作夏衣裳,芭蕉叶大绿当户,丁冬花开红过墙。这个时候榕树成为当时温州最主要的树种。

温州人对于榕树是非常有感情的,温州本来是个水网密布的水乡,但由于城市的发展,填了好多河,流淌了数百上千年的河说填就填了,但是很多榕树却被保留下来,现在在温州的大马路上经常看到大榕树孤单地立在中央,就是河是被填后,榕树不舍得砍,留下来的,虽然现在这些榕树大都在路中央,非常地有碍交通,但温州还是容忍啦,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温州人对榕树的感情。

路亭是温州非常普遍的建筑。在农村,几乎每个村的村头路口,都建有路亭;在市区很多桥头街口也都建有路亭,这些路亭往往也是当地的公共活动场所。

路亭也是温州古老的建筑,早在晋代温州人就开始造亭,这些亭大都是土木结构,也有石结构,建亭主要由民间集资,用作行人避风雨歇脚用的,这与苏州园林的亭子是不一样的,据八十年代的一份统计资资料,温州市区有103座亭,其中供行人歇脚避风雨有68座, 占了半数以上。近些年,温州城市建设发展很快,乡村变化也非常大,很多路亭都被拆了,但很多幸存的路亭,虽然看起来很简陋,到现在还是老年人最爱去的地方。

在温州经常看到路亭往往建在榕树边或者榕树下,苍老的榕树依傍着结实的路亭,或者古老的榕树与别致的路亭相映成趣,构成了奇特的榕亭景观。榕亭景观看上去的确很美,一个看上去历经沧桑,生机勃勃;一个看上去,自平八稳,质朴实用;他们一起撑起着一个广阔的空间,相扶着经风历风雨。温州有很多这样的榕亭景观,望江路有就有一个很有名的望江亭,边上有两棵老榕树,望江亭和古榕树构成非常典型的榕亭景观,感觉很不错,这一带也是温州市民爱去的地方。但有几次走过康乐坊,由于康坊拆迁,路口的古榕得到保护,但总得榕树孤独得地立在那里,与环境不相称,如果在榕树边能配上一方古亭相伴,该有多好啊。我们的先人大概是发现了榕亭搭配的审美意义,才建了很多的榕亭景观,榕亭景观看上去的确很美。

  1. 榕亭广场

由榕树与路亭构成的空间往往成为温州人公共活动的场所。无论乡村,还是城镇,长期以来,格局都不大,公共活动的场所并不多,路亭榕树就是温州人乘凉消遣的主要地方,往往也是当地最热闹的地方,乡村里的小商贩,流动的小货摊,手工劳作比如补鞋什么的,也集中在边上;唱词道情这些独特的文化活动也是在这里进行的;望江路的榕亭景观就是温州相当有名的休闲消遣场所。

榕亭景观在温州并不仅是一个景观,而是一种公共活动场所,是一种人工建筑与自然奇特溶合的公共建筑,这种建筑我们可以称之为榕亭建筑或者榕亭广场。

榕亭广场是温州人非常独特的创造。榕树是亚热带乔木,性喜酸土,在湿润的气候下容易生长,浙南南部地区及江西以南地区都有种植,福建,云南,贵州,台湾榕树种植更是非常普遍,福州还被称为榕城,但温州人依树建亭,把亭和树溶为一体,把树和亭构成的空间作为公共场所来处理,却是个很独特很突出的特征。温州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冬无严寒,气候温和,但湿度比较大,榕亭广场浓荫蔽日的开放通风式的结构,无惧于冬天的寒冷,又可避开夏日的闷湿,既可以遮风挡雨,又可以享受秋天的爽朗,与温州湿润温和气候的相适应的。

榕亭广场凝聚了温州人的智慧,反映了温州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表达了温州人特有的审美观念。是温州非常有特色的典型建筑。

  1. 榕亭文化

榕亭景观,实际上就是温州的公共广场。温州民间佛教流行,宗族势力也比较强大,在庙宇里进行的佛事活动,及在祠堂里进行的宗族活动,在民间是有一定地位的,但更广泛的日常活动,却是在这些不起眼的榕亭里进行的,基本的商业交易及手工劳作往往围绕着榕亭进行,榕亭广场往往是一个地方的中心,是最闹热的地方,有事没有温州人都爱到榕亭广场去,这里也是温州人对外交流的一个窗口,是温州人议论事政村务的公共场所,在温州人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非常作用。

温州民间的文化活动往往也是在榕亭广场里进行的,我少的时候就在这些亭子里听过道情和唱词。道情和唱词是在温州流行的,也是温州独特的文化活动。温州文化提倡忠诚,侠义,行善,积德,不能嫌穷爱富,相信因果报应等价值观念在道情唱词的曲目中有所体现。<高机与吴三春>,<陈十四娘娘>,<说岳>,<七侠五义>,都是比较有名的,很多内容虽然现在都忘记了,但这些温州民间价值观念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幼小的心灵。温州30岁以上的年轻上大概能体会到榕亭广场到影响。

谈到温州的文化,我们不能不谈温州供应伏茶的传统。三伏天,喝伏茶是温州民间的传统习俗。温州伏茶是用金银花、夏枯草、荷叶、薄荷、竹叶等中草药熬制,味清凉微苦,具有解暑、清热、降火功效。温州不论是市区还是乡村普遍都有免费伏茶供应,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清朝的一些史书上就有记载,当时都是一些大户人家的善行,逐渐演变成温州民间的善举,现在主要是由温州的老年人负责,做的是义工,没有任何报酬,活动开始于端午节前后,结束于乞巧节前后。所需费用来自民间募捐,少的十元几元,多的几千元。烧伏茶是很辛苦的,一般早上四点钟就起来,抬炉子,搬煤球,烧开水,熬中药,天刚放亮,滚汤的伏茶就烧好。行人可以免费饮用,这让很多人外地人很惊奇,也很困惑。

老年人烧伏茶都抢着做的,做头儿还非常自豪,在温州民间,烧伏茶被认为是积德的善行。一位永嘉岩头金姓老人,人称岩头金,在朔门榕树下烧了四十年的伏茶,直到八十岁才歇手。学院路坝接桥附近有个伏茶供应点有几年竟然都是一位七十多岁老年人一个人一手操办的,实在忙不过来就叫家里的儿女来帮忙,据说这位老人家里还相当穷困,替别人搬运谋生的,真是令人难以想象,到底是什么样的精神在支持着这些老年人。在永强还有因为刮大风烧伏茶而被台风夺去生命的三个老人,免费伏茶不单是一项习俗,实际上是种文化,温州文化要人行善,积德,伏茶供应的活动及历史演化正可以反映了温州文化的这个脉络。而伏茶供应点一般就在榕树下或路亭边,比如望江路有两个伏茶供应点,一个在望江亭,另一个就是榕树下。

榕亭广场与温州独特的文化活动连在一起,在温州文化的传承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温州文化的载体。在榕亭广场,我们可以了解温州人日常的生活的面貌,可以探寻到温州文化活动的历史,可以追踪温州文化发展的脉络。榕亭广场实际上在塑造一种文化,我们称之为榕亭文化。

就象四合院对北京人的影响,罗马广场对罗马人的影响一样,榕亭广场对温州的的性格和气质有着重要的影响。温州人朴实心灵,与榕亭建筑天人合一,与自然融为一体思想有些类似;温州人开放的心灵和处事灵活的个性与榕亭广场开放性结构不无关系;温州人集群而居的风格似乎源于榕亭广场“大树底下好乘凉“的长期习惯。温州经济在八十年代是以“小商品大市场“而声誉鹊起的,就是今天仍然还是“一个小商品,养活一地方“,这与榕树独木成林,枝繁叶茂多少相似啊。

就象四合院可以代表北京文化,榕亭文化有理由可以代表温州文化。

  1. 开发榕亭广场,宏扬温州文化

温州发展到今天,很多人在探索温州城市的特色,很多人都希望在城市建设中有更多的温州味道。温州城市特色与温州文化是不能分割的,与温州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榕亭广场应该在温州城市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目前的城市建设,对于温州文化特质没有很好的理解,没有很好的理解榕亭文化在温州文化中的地位,榕亭广场,已经被边缘化。路亭大都被拆掉啦,公共场所现在是很难找到路亭的,古榕虽然得到保护,却往往成为温州文化的标本,孤零零地呆在一边,向那些怀旧前来探访的人们默默倾诉历史的沧桑。到处都是宽敞的西方式广场,这些西方式宽敞广场的确有其独特的魅力,适当的建设几个,也是一种吸收别人长处与时俱进的表现,但完全冷落榕亭广场,把榕亭文化边缘化却是一种很难得到修正的错误。现在是修正这个错误的时候啦。

榕亭广场应该在温州特色的城市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开发榕亭广场与温州山水城市建设的战略是一脉相承。非常幸运的是,由于温州人对于古榕的偏爱,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区古榕都得到很好的保护,根据八十所代中期统计的一份资料显示,温州市区有百年以上的古树113株,其中榕树就占了一半多,有63株,开发温州本土特色的广场,还是具备非常难得的资源的。

利用现有古榕资源,开发建设新的榕亭广场,即可以很好地传承温州文化,也可以对温州文化发扬广大,是功在千秋利在眼前的大好事。

在温州乡村,榕亭广场的建设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佛教和基督教温州地区最近得到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在农村,发展速度都很令人惊讶,佛教庙宇和基督的教堂建得非常漂亮,佛堂的香火兴旺,教堂的礼拜忙得不可开交,而我们温州世俗的文化市场却越来越小。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温州农村没有适宜的公共活动广场。温州近郊,差不多已经没有乡村的味道,基本上都城镇化了,居住非常集中,土地不是被征作厂房,就是用于私人住宅,公共活动的空间基本上没有,配套的公共设施建设远远跟不上城镇化的步伐,于是很多人选择走进了教堂,走进了佛堂。温州世俗民间必须建设温州特色的文化广场,留出更多的公共活动空间,才能使他们从教堂中走出来,从佛堂中走出来。目前开发颇具温州特色的榕亭广场配合乡村的城市化进程,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跟温州城区一样,近郊很多地方把河都填了,但榕树都保留下来,有些路亭被改建扩建成老人活动场所,乡村集镇的居民,对于榕树还是有感情的。以榕树为中心,开发榕亭广场,是件得民心,有凝具力的好事件,对推动温州乡村的城市化进程,是有好处的,对于温州文化建设也是件好事件,可以抗衡佛教文化和基督文化对世俗文化的侵袭。

他们走过很多地方的路,看过他乡天上的云,步过他乡河上的桥,可他们独爱故乡的亭和树。温州有很多人在外地做生意,在海外求发展,发展温州本土文化,使温州人的根有所本,心有所恋,是温州城市建设的一个方向。建设榕亭广场,弘扬榕亭文化,让故乡的亭和树时刻牵挂着在外游子的心。

此文为向第二届温州学学术研讨会投稿而写的文章,并被收录在其出版的论文集中,此文为榕亭文化最早的一篇正正经经文章,此前散记在各论坛上,此文写作时间在2004年。